【橙訊】電腦繁體中文字型不多,經常讓設計師們十分苦惱。當市面上沒有合適的現成藝術字型,設計師唯有自己畫自己造,「那個都是造字!一看就知道。」經過隧道口的大型廣告牌時,Roy興奮地把廣告上的中文字設計拍攝下來。

24歲的陳靖軒(Roy)在2018年8月建立了Instagram平台「思緒俠」,一開始只是一個分享自家設計的空間,文句中每一個中文字體都經過他悉心設計,獨一無二。「思緒俠」原是Roy筆下的角色,故事中的他在創作的過程中,會稍停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,著重過程開心多於結果得失,正正是Roy自己的寫照。

由分享自家設計的平台到造字公司。

一粒字搞兩日

䌓體字型不夠用,很多時候港人無奈借用簡體和日文的精美字型,惟別人的字庫不足以我們日常應用,「缺字」的情況經常發生。Roy希望專注做䌓體字字體設計,於是在2019年末全心投入成為「思緒俠」,一個人全職造字。

即使讀者可能看不出來,但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其獨有的設計意念,花盡心思時間功夫,真正「粒粒皆辛苦」。例如Roy所設計的「年廿八洗邋遢」,特意每個字都加上圓邊,代表掃把滑走骯髒事物。「創作意念我不說出來或許沒人留意得到,但你看過作品會覺得靚,整體觀感是乾淨、不邋遢。」這就是字體設計力量,能讓文案更具張力和感染力。

「心機在於黑與白之間,怎樣在筆劃間做融合,需要微調很久。」點橫撇捺鉤,依據筆順等既有的字體結構基礎,以搭配(mix and match)、合併等元素,加添風格和玩味,例如不同的粗幼度能彰顯文字的力度和強硬度、回鉤代表韌力等。造每一個字,Roy說需時兩天,「付出的成本超多,難度、時間,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。」

Roy今年的作品大玩「食字」,喻意「發展才能」和「保持工作熱誠」。

冀讓人知道:香港有字體設計 

「當打字時、雜誌上沒有字體的時候,如果我們不再創新,還剩下什麼呢?」字體設計在本地不為人熟悉,甚少人看到廣告牌會像Roy一樣說「那是造字啊」。提高港人對繁體字字體設計的認知,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,「無論幾辛苦或者嘥時間,我都想繼續造字。」

至於一整套字體?他當然想造。Roy創作的「思緒重生體」暫時造了百多個字,一套中文字體約6000字,如果以兩天造一個字的速度計算……大概32年後才完成?他苦笑,坦言造一套完整字體並不簡單,「希望最快明年可以推出吧。」記者對這個期限仍然有所保留,但會期盼著他夢想達成的一天。

文:周涴楠 拍攝、剪接:劉智恒 製圖:Benny 責編:黃展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