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八十年代活字印刷術盛行之時,除了內文字會使用一式一樣的宋/明體字外,大量設計會使用美術字設計。亦因為當時設計上未能使用大量顏色和圖片,變相令字體設計在平面廣告上的重視程度提高,為香港字體設計奠定了基石。




從當時的電視節目字幕設計中不難發現字體的多樣性,包括黑體、楷書、宋體、明體、隸書、圓體等,應有盡有。
值得一提的是雜誌寫上:
電視節目字體與商業字體設計有所差別,電視節目字體要針對節目內容而另行製作一套新字體,因此字幕設計創作範圍比較廣泛。


作為設計家,在文字的造型設計方面,客觀來說,實在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難。更可惜的是,我們中國人在這方面的起步,比西方人和日本人都慢了好多年,而且由於政治、社會文化及工商業發展等種種因素更拖慢了各種造型設計的步伐,尤其漢字的造型設計為三。所以我懇切地希望,憑我們的熱誠與嚴肅的態度,確立其重要的學術地位。

2 讓人聯想起品牌特性
3 組合使用,不宜出現筆劃不均的現象
4 口字重覆出現,都有大小長寬等變化
5 廣告標語於海報時筆劃比例宜粗壯些
6 與外文配撘時注意英文字型精神外貌
7 標題字型給人一種轉動的感覺

來到2018年,設計師Rong-Chen,Wei提出【復古美術字再造】計劃,可說是為這年代的設計定下一個重要的指標,他表示:「二十世紀初,可謂是中文美術字的黃金時代,我認為所有創意的形式,可能都在這時期發生。收集許多民初時期的文宣品,每看一遍都心生讚嘆,因此萌生復刻的念頭。」
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