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人說隨着時代變遷,文字在現代社會已失去價值,地位被大量影像及圖片取締。文字不再如過去般,能帶來震撼人心的穿透力量。
亦有說只要有人存在,文字就永遠不會消失。
因為在你看到與看不到的地方,字一直存在着,例如一個招牌、一張傳單、一個路牌、一包紙巾……字就是無所不在,無聲無自地侵入大家的生活。「字不是憑空生出來,每一個看到的字,都是設計過的字,你或許不知道字型的名字,但一定分辦得出是不同字體。」陳靖軒說。
陳靖軒是「思緒重生體」的設計師,兩年前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,分享藝術字字體設計,又透過他不同的產品設計,加深大家對字體設計的認識,讓大家知道香港還有繁體字的字體設計。
今年年頭他還推出「思緒重生體」眾籌計劃,設計一套包括4900個常用標題字及400個口語字,希望透過眾籌,令大眾正視繁體字體的重要。「繁體字體設計真空了二十年,近年很多香港運用的都是簡體字型,其實細心看會發現跟我們慣常的繁體字寫法不同。」陳靖軒說。
繁體字字元有一萬三千多個,要造新字體,絕對是浩瀚工程,時間以數年來計算,加上香港沒專注做字體的公司,非法下載的文化由來已久,缺乏人購買正版下,要在香港造繁體字體更是難上加難。
繁體字體在香港還有未來嗎?仍在香港造繁體字體的人,到底在堅持甚麼?
「延續自己文化或本土的東西,是很基本的事,不需要原因。當還可以做繁體字型,就盡量去做。因為你永遠不知道,你現在做的事情,未來會幫助到這個地方多少,不想大家沒了才珍惜。」陳靖軒說。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