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緒俠的任務

某天碌 IG,唔覺意看到「思緒俠造字」的 account。每個 po 都是一張相配上一個詞語或語句,每一個的字體都不同,而且都不是一般電腦預設了的字體。透過手機去看,就是經由不同字體 / 詞語所構成的微小風景。

「思緒俠」真身是 Roy,「如果入到來,望見相還相字還字,整件事其實不 make sense;現在 merge 一齊,就會立即望見字體和配圖,然後再去看 caption,整個觀感便會更統一地走出來。」是的,除了字和圖,還有文案去延伸意義,「但文案只是用來 support 那組字。」講到尾,被選用的字詞才是主角。

Roy 也曾輕視字體設計。「讀廣告設計時,其中一堂教 Typography,其實沒有興趣,要做自己個名,試過做,才明白字體設計原來這麼重要。」

而中文字體設計尤其難,「我不是只做一個字,而是做一個詞語,會有幾個字,繁體字最難就是這一點,例如『夢幻』,『夢』字好多筆劃,『幻』卻好少,如果兩個字都是同一個粗幼度,mix & match 上就會好麻煩。」

揀選字詞設計時會根據甚麼?「其實都是源自生活。有時突然聯想到某個字,好似『少年時代』,那一天因為聽緊古巨基《致少年時代》,一開始已經決定做出一種好年青的 mood,然後想到以前的人去士多飲汽水,開汽水一刻,會湧出氣泡,就將這感覺放在字體上。」

為何要揀中文字去做?「簡單直接易明。根本從來都沒有諗過用其他字,因為我們身處香港,用的是繁體字,如果連香港的設計師都不去捍衛繁體字,邊個會去捍衛?」

「堅持」背後

會先聯想字本身?抑或先構思字體?
「一時時。例如『堅持』,一定是先想到這詞語。最初,用了一種好硬的字款設計,字中間又會穿一支支嘢出來,希望營造鋼筋的感覺;臨近出 po 時,始終覺得唔係嗰回事,決定重做。」
現在這一款,望落柔弱。「好多時我們就像盲人,看不見前路,只能依靠觸摸指示板上的那些點找方向,但摸到了,也要肯走下去才能到達。『堅持』這回事不一定硬繃繃。」